政策要聞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意見發布 新三板將迎三大利好
? ? ? 7月18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
意見提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立完善企業自主決策、融資渠道暢通,職能轉變到位、政府行為規范,宏觀調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資體制。
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上半年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5879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個百分點。
這導致了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整體下滑。盡管2016年1-6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58,360億元,同比增9.0%,但較預期低0.4個百分點,為十六年以來最低的增速。眾所周知,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的下滑,和民營企業投資動力持續減弱相關。
中國人民銀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日前出席活動時稱,最近半年時間,我國貨幣M1和M0出現明顯的剪刀差。當前我們的狹義M1已經達到了44萬億,其中只有6.3萬億左右為流通中的現金M0。M1和M2的增速差距很大,M1的增速是24.6%,而M2是11.8%。
M1是M0+單位活期存款,M1和M0的差距加大,表明我國企業的活期存款在快速增加。這說明大量貨幣增加流向企業,但是企業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于是就把大量的錢留在活期存款賬戶上,這正好是我們實體經濟的制造業和民間固定資本投資最低的反應。
中央和國務院在這個時候推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意見,用意是要通過政策推動實體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完善投融資體制,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那么,意見出臺對于新三板市場有什么影響呢?我們分析至少有三大利好?!∫皇怯欣谔嵘氯逶谖覈鄬哟钨Y本市場中的地位。上半年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與當前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表現出高度正相關性。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場股票發行融資熱情有所減緩,當期共進行1634次定向增發,較2015年下半年下降12.10%;融資總額為722.64億元,較2015年下半年環比下降21.69%。
作為我國基礎性資本市場,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達到7780家。當中超過90%的掛牌企業屬于民營企業,而且大多數是代表未來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企業。提高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融資力度,對解決當前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滑有積極意義。
二是有利于改善當前新三板市場低迷現狀。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直接融資。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投資項目融資渠道,支持有真實經濟活動支撐的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產,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服務投資興業。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企業投資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為“雙創”項目提供股權、債權以及信用貸款等融資綜合服務。
在我國,企業的直接融資主要是兩個市場,一個是股市,一個是債市。股市方面,A股每年的IPO大致在200家左右,在注冊制未推出之前,A股IPO的發行數量有一定的天花板,但在新三板掛牌就沒有數量上的限制。所以說,通過新三板的掛牌來提升當前我國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不失為是短平快的渠道。
但要實現上述目的,就要解決目前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問題,需要推出包括做市擴容、增加各類機構投資者等利好政策,以解決市場投資低迷的現狀。
三是有利于形成新三板投融資市場的健康體系。意見指出,當前市場投資項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較為突出,融資渠道需要進一步暢通。通過新三板市場可以解決掛牌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及構建暢通的融資渠道。意見認為,應該改善企業投資管理,充分激發社會投資動力和活力。
通過新三板市場建設,可以進一步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建立投資項目“三個清單”管理制度;優化管理流程和規范企業投資行為,形成新三板投融資市場的健康體系。
總之,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對于提升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增加暢通的融資渠道,以及改善我國當前投融資體系均有相當大的作用。(來源:新浪財經)